6月30日,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在行政中心第十會議室召開2022年通州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市、區媒體應邀出席,相關負責同志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全文實錄】
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媒體的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眾所周知,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區2022年經濟發展形勢錯綜復雜,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因此,做好農業農村工作,深化推進鄉村振興,強化農業重要基礎地位,夯實“三農”基本盤和壓艙石作用,對于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確保全區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是向各位記者發布大家共同關心的,區委、區政府出臺的《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半年度落實推進落實情況。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花繼東,區委農辦專職副主任施亞興,區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馬小莉,區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科負責人曹小華,區鄉村振興局扶貧工作科科長施蓓蓓。
主持人:首先請區委農辦專職副主任施亞興介紹一下今年區委、區政府出臺的《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區委一號文件”)的有關情況。
施亞興: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2022年中央、省委、市委一號文件明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年度工作要點和任務清單。區委農辦通過認真學習研究2022年中央、省委、市委一號文件精神,以既能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又與區委研究確定的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相銜接為主導方針,同時征求了區46家部門、單位的意見,起草形成了2022年區委一號文件。文件分為8個部分,共42條具體實施意見,緊緊圍繞我區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以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為目標,對今年全區“三農”工作作出明確而具體的部署。
文件提出,要守牢三個底線。一是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穩面積??偭?,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達我區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其中特別提到了要發展大豆玉米油料作物。二是嚴守耕地保護紅線,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繼續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提高旱澇保收、穩產高產“噸糧田”占比,提升耕地質量。三是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建立分層分類的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持續推進低收入農民家庭和經濟薄弱村集體增收。
文件提出,要聚焦三項重點。一是聚焦鄉村發展,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大力培植區域內現代富民產業,加大商業體系建設,繁榮發展鄉村經濟,以更好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二是聚焦鄉村建設,著力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統籌推進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村住房條件改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等重點任務實施。三是聚焦鄉村治理,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豐富治理路徑,持續強化精神文明建設,抓細抓實農業農村領域安全生產和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文件提出,要強化四大支撐。一是強化改革創新,推動農村改革在廣度和深度上拓展,更大限度釋放鄉村振興動能。二是強化示范帶動,集中打造示范村、先進村樣板,推動鄉村振興示范建設“串點連線成片”。三是強化要素集聚,把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作為重要抓手,引導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四是強化科技引領,組織開展農業科技領域創新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用科技的力量讓鄉村振興行穩致遠。
主持人:根據2022年區委一號文件的重點任務清單,接下來再請施主任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上半年全區“三農”工作的整體推進情況。
施亞興:2022年上半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發展形勢,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三農”事業發展,以硬責任硬舉措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和鄉村發展、建設、治理等重點任務落實,持續深化改革賦能,堅持共同富裕方針,有力確保了農業穩產保供、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態勢良好。
一是聚焦糧食安全“國之大者”,鞏固提升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支撐。全區夏糧再次取得豐收,夏種進展順利,重要農副產品供給豐盈,著力推動耕地種子質量提升,加快農機化轉型升級步伐。
二是抓住產業發展核心關鍵,積極構建高質高效鄉村產業體系。通過打造現代農業發展平臺,拓寬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方向等途徑,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
三是推動鄉村建設落地生效,全力營造和諧穩定農村社會環境。啟動了新一輪鄉村振興示范建設,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涉農領域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扎緊扎牢了農業農村安全生產屏障。
四是深化富民強村幫促行動,推動農村綜合改革為鄉村振興賦能。開展鞏固脫貧成果“回頭看”,持續加強對農民負擔問題的監管,繼續走深走實“同是三農人,共走振興路”結對服務農業經營主體活動,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路徑,深化農村改革腳步不停歇。
主持人:感謝施主任的介紹,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
南通日報記者: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保障糧食安全,保障初級產品供給提升到戰略層面進行強調部署,糧食作為最基礎、最關鍵的初級產品,請談一下當前我區糧食生產方面的具體情況?謝謝。
馬小莉: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我區糧食產量已連續3年穩定在41萬噸以上,糧食供給總量充足、庫存充裕。
今年全區夏糧種植面積、產量穩中有升。夏糧種植面積40.7萬畝,比去年增加0.2萬畝。夏糧總產14.65萬噸、比去年增加0.36萬噸,單產360公斤、比去年增加8公斤。其中小麥面積34.9萬畝,單產393公斤,比去年增加8公斤,總產13.71萬噸,比去年增加0.33萬噸;全區油菜面積11.88萬畝,單產227.7公斤/畝,總產2.7萬噸。
今年全區秋糧種植面積36.6萬畝左右,大豆約8.4萬畝,玉米約5.7萬畝,落實了64個種植主體實施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0.65萬畝。目前夏播基本結束。
水稻的增產豐收對全年糧食產量至關重要。我們堅持一栽就管,促分蘗早生快發,科學做好水漿管理,科學適早施好分蘗肥,科學適時做好病蟲防治。對移栽期遲、秧苗素質弱或僵苗田塊,通過肥水調控或噴施生長調節劑,促苗情轉化。全區共建設水稻生產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16個,其中千畝示范片5個,5000畝及以上示范片11個;建設核心方275個,其中集中育秧核心方150個、側深施肥技術應用核心方125個。
南通電視臺記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問題,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請問,今年我區在農田建設方面制定了的哪些硬措施?謝謝。
曹小華: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今年區委一號文件在耕地建設方面著墨較多,出臺了一系列硬舉措,歸納起來就是“重規劃、提標準、樹樣板、抓質量、強管護”15字總方針。
重規劃,就是構建區鎮村三級規劃體系,緊抓項目規劃設計,細化前期勘查,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十項工程”,新建高標準農田3.2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0.3萬畝,因地制宜實施高標準農田提檔改造。
提標準,就是最低投資標準新建類每畝提高到4000元。
樹樣板,就是突出金沙萬頃良田示范區建設,著力建設集生態農田、智慧農田、耕地質量提升、田美鄉村于一體的高標準農田“樣板區”。
抓質量,就是探索實施農田灌排系統生態化改造,以鎮(街道)為單位開展高標準農田質量評價,強化原材料質量檢測和監管,突出隱蔽工程檢查驗收,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強管護,就是完善“區負總責、鎮(街道)落實、村為主體、受益者參與”的管護機制。對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統一上圖入庫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毀、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途。以完善灌排基礎設施、治理修復生態環境、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為重點,大力推進灌區建設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協調性、互補性。
通州日報記者:堅持產業富民,讓農民多增收、有奔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請問今年區委一號文件在促進鄉村產業發展上有哪些重點領域和方向?謝謝。
馬小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鄉村“五大振興”第一個就是產業振興。今年的區委一號文件對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重點是做好“三個著力”。
一是著力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以“7+2”產業聯盟向縱深發展。鼓勵發展工廠化集約養殖、立體生態養殖等新型養殖設施,有序推進設施農業宜機化、標準化建設,推廣應用現代化智能化設施設備,新建2個省級園藝作物標準園。在有條件的地區,發展高科技現代農業、精致精細“微農業”、社區體驗農業等都市現代農業。深入實施農業生產“兩品一標”提升行動。培育一批高知名度、高美譽度、高忠誠度的農業品牌,新增省級目錄品牌1個,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68%,推進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新申報地理標志農產品1個,支持“進鮮港水芹”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發展。
二是著力培植富民產業。大力發展全區范圍內比較優勢明顯、生態友好、生產安全可靠、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現代鄉村富民產業,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完善農業產業服務功能,強化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促進產業向園區集中。在糧食蔬菜主產區、水產養殖區,發展糧食果蔬產地初加工、水產品加工、倉儲和冷鏈物流體系。在城郊周邊布局中央廚房、主食加工、休閑食品、速凍食品、預包裝食品、藥食同源產品和凈菜加工等產業。推進鄉村傳統工坊、鄉村手工業、鄉村文化、鄉村車間等鄉土產業進入農業園區、集中居住小區、創新創業園。
三是著力發展農業全產業鏈。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完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打造優質糧油、蔬菜園藝、生態畜禽、現代漁業等超百億元的重點鏈,加強“鏈主”企業和典型鎮培育。推動“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編制區級層面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規劃,建立健全鄉村旅游特色村遴選機制,創建一批全國、省級、市級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創新開展鄉村休閑旅游農業推介活動,推動農業與旅游、文化、教育、康養深度融合。抓住省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大好機遇,進一步細化核心區規劃設計,做好通州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強化要素保障和跟蹤服務,努力將其打造成集生態種植、精深加工、科普培訓于一體,對外展示我區農業現代化的示范窗口。
通州電視臺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持續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請問今年區委一號文件在鄉村建設方面有哪些新布局、新要求?謝謝。
花繼東: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和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建設要抓緊干起來,穩扎穩打、久久為功。今年區委一號文件在總結往年成效經驗、學習借鑒周邊縣(市、區)先進做法的基礎上,對鄉村建設的實施機制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重點要做到“三個堅持”。
一是堅持建立健全鄉村建設實施機制。進一步加強城鄉發展統籌規劃,理清村莊規劃建設思路,合理優化調整村莊分類和布局,因地制宜按需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引導村莊分類整治提升和建設改造。進一步完善鄉村建設管護及評價標準,實行標準化建設、系統化推進。進一步落實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要求,充分發揮村級組織作用,堅持農民主體,全面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機制。
二是堅持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回頭看”,組織不少于7個行政村高質量整村推進廁所革命,新建改造和整改達標農村戶廁不少于3000座,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廁建設和管理?;就瓿衫?、村中轉點改造和農用垃圾車淘汰,推動70%的鎮街完成環衛市場化改革。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處置,推行垃圾四分類的鎮、村達到60%以上,完善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定期排查整治機制。對照區域治水年度規劃,實施農村生活污水片區化治理和村莊環境整治項目,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資源化利用工程建設,建立完善農村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機制,確保設施正常運行,全年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1.3萬戶。打造一批生態美、環境美、人文美、管護水平高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新建省級“三美一高”示范村10個。
三是堅持高質量培育鄉村振興示范村先進村。全面落實鄉村振興總體要求,繼續集中打造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提升、經營方式創新、人居環境改善、文化特色濃厚、鄉村治理有效的綜合示范樣板。進一步強化規劃引領、產業優先、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和整體聯動,推動鄉村振興示范“串點連線成片”,爭創省級鄉村振興示范縣、示范鎮、示范村。2022-2023年,全區培育和提升鄉村振興8個市級示范村、16個市級先進村。
通州電臺記者:下面再請花局長給我們介紹一下上半年全區鄉村建設行動的開展情況。謝謝。
花繼東:第一,啟動新一輪鄉村振興示范建設。結合南通市級示范村、先進村培育周期的調整,經充分論證和現場評估,確定了2022-2023年培育4個示范村、持續打造4個示范村、培育16個先進村共24個村的建設名單。為提升示范建設質效,仔細審核把關各示范村、先進村實施方案,召開專題推進會議,強調各村項目編排要緊緊圍繞鄉村振興五個方面總要求,深挖發展潛力,強化基礎建設,加快補齊短板,做優做強特色優勢富民產業。
第二,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是確保戶廁改造職能交接平穩過渡。農村“廁所革命”工作職能由區衛健委移交過來后,區農業農村局迅速成立改衛辦,開展實地調研,全面摸底排查,制訂實施方案。二是加大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取締垃圾池38處,整治非規范清運點6處,10個鎮街的鎮區已進行環衛市場化改革,全區半數以上村居已推行垃圾分類。三是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圍繞全年完成1.3萬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全區已有11個鎮街制訂了治理方案并完成評審。四是加快村莊水環境治理。中途受疫情影響停工的農村河道疏浚項目,現已全面復工建設,總體完成工程量的60%。五是強化鄉村規劃與農房建設管理。新組織20個村開展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鎮級建立起農村住房建設管理機制,今年已審批農房建設125戶;“回頭看”排查經營自建農房7817戶,對排查出4戶存有安全隱患的房屋采取相關管理措施。
第三,加快提檔升級農村基礎設施。圍繞一鎮建成一條美麗農路的目標,從路域環境整治、道路維修改造、綠化品質提升、品牌策劃提升、特色亮點打造、深化養護體制改革、安保提升等七大方面高標準推進,重點打造7條美麗農村路,預計8月底前完成板塊破損修復、路肩擋墻及路肩填土工程,9月底前完成綠化及安保工程,10月底完成。以臨水路段整治和鎮循環線路安保完善為重點,今年計劃15公里農村公路安防,目前項目設計已完成,正在施工招標中。
南通州記者:今年區委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要完善幫扶政策體系和推進機制,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請介紹下上半年全區的這方面的完成情況。謝謝。
施蓓蓓:好,我來介紹一下。上半年我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精神,鞏固提升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接續推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著力解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推進省鄉村振興民生實事工程,不斷提高農村低收入人口生活和保障水平。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責任落實。明確鄉村振興工作重點任務,持續加強對上溝通銜接,對下指導幫促,統籌推進。開展鞏固脫貧成果“回頭看”,重點排查開展富民強村幫促過程中存在薄弱環節。開展低收入人口與原建檔立卡對象政策銜接問題調研,做好脫貧攻堅領域人大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開展了扶貧資產和收益情況調查,加強幫扶項目扶貧資產后續管理臺賬更新統計和國家防返貧監測系統中項目資產監管維護,及時掌握幫扶項目資產收益動態。
二是延續各項政策保障鞏固脫貧成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摘帽不摘政策”的要求,進一步落實好教育資助、健康醫療、商業保險、民政救助等惠民政策。繼續保持“三保障”政策穩定,配合民政部門做好為原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購買2022年度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補充保險。
三是推動實施省鄉村振興民生實事工程。推進2022年省政府民生實事鄉村公益醫療互助試點項目,堅持民生導向,弘揚慈善文化,培育慈善意識,積極推行鄉村公益醫療互助項目,切實減輕群眾醫療方面的重大支出負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開展項目調研,選定興東街道和五接鎮為項目試點單位,制定區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細化目標、任務分解和節點化推進。配合區團委推進2022年省政府民生實事“夢想小屋”建設,2022年全區建設完成夢想小屋31間。通過夢想小屋建設,關愛幫扶困難兒童,助推我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主持人:感謝媒體記者提問和嘉賓回答。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